山东天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外科学中级考试《专业实践能力》考前抢分必看
来源: | 作者:天顿传媒 | 发布时间: 2020-09-17 | 758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0年《专业实践能力》考前抢分必看(95个)小知识-【赶紧背】

1.胃溃疡节律性疼痛的特点是餐后1/2~1小时出现疼痛

2.胃溃疡的特点是X线钡餐见凸出于胃轮廓之外的龛影

3.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最好的抑酸药是洛赛克法莫替丁H2-受体拮抗剂的作用强而持久且副作用少

4.钡餐透视见龛影对诊断消化性溃疡意义最大。

5.预防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复发最重要的是消灭HP

6.肝昏迷前期最突出的表现是意识模糊、扑翼震颤

7.肝性昏迷患者出现抽搐时最好选用地西泮(安定)

8.预后最差的肝性脑病患者是暴发性肝炎所致者

9.肝性脑病前驱期的临床表现有可有扑翼样震颤

10.最主要产氨场所是肠道

11.亚临床肝癌是指AFP检出而无任何症状和体征的肝癌。

12.与原发性肝癌发病最密切的因素是病毒性肝炎

13.原发性肝癌肝外血行转移最常见的部位是

14.原发性肝癌经淋巴转移最常见的部位是肝门淋巴结

15.治疗早期原发性肝癌疗效最好的非手术疗法是经皮穿刺酒精注射疗法

16.除原发性肝癌,生殖腺胚胎瘤能引起AFP>500μg/L

17.肝昏迷出现脑水肿时用高渗糖

18.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腹水介于渗出液与漏出液之间。

19.肝硬化腹水腹水为漏出液

20.治疗肝硬化肝性脑病应休息,高热量限制蛋白质饮食,输入支链氨基酸

21.治疗肝硬化腹水应休息,低盐食,限制入水量,补蛋白质,给利尿剂。

22.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出现肠麻痹时,不宜应用的药物抗胆碱能药物。

23.造成组织坏死与溶血是磷酰酶A

24.致使胰腺出血和血栓形成是弹力蛋白酶

25.肠结核的好发部位是回盲部

26.溃疡型肠结核多见的临床表现是糊样便

27.肠结核出现腹部肿块最常见于增生型肠结核

28.肠结核腹痛多位于右下腹

29.结核性腹膜炎起病方式最多见的是缓慢起病

30.结核性腹膜炎腹水性质最常见的是渗出液

31.结核性腹膜炎常见并发症是肠梗阻

32.结核性腹膜炎腹水检查的目的是确定腹水常规性质

33.对结核性腹膜炎有确定诊断价值的是腹膜炎体征

34.病态蛋白尿是指蛋白质持续超过150mg/24h

35.正常人尿中偶见透明管型

36.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时尿中常见蜡样管型

37.急性肾盂肾炎时尿中常见白细胞管型

38.急性肾小球肾炎尿中常见红细胞管型

39.当代肾脏病学临床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的重要依据是肾活检病理检查

40.为了减缓肾小球硬化的发生,临床上主要注意低盐饮食、适量蛋白质、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41.急性肾小球肾炎水肿的发生机制主要是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42.急性肾炎临床表现中消失或恢复正常最慢是血尿及微量蛋白尿

43.肾脏活体组织病理检查为50%以上肾小囊中有新月体形成,其最可能的诊断为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44.贫血出现最早的是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

45.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感染

46.肾病综合征最适合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47.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最主要的治疗是糖皮质激素

48.对激素治疗最为敏感的是微小病变型

49.糖皮质激素最适用于微小病变病

50.扩张肾小球入出球小动脉的药物为卡托普利

51.抑制前列腺素作用的药物是布洛芬

52.用药治疗2周尿蛋白阴性见于肾病综合征对激素高度敏感

53.用药治疗4周尿蛋白减少见于肾病综合征对激素敏感

54.用药治疗8周,尿量增加,尿蛋白减少见于肾病综合征对激素低敏感

55.区别膀胱和肾盂肾炎尿中细菌表面有无抗体包裹

56.慢性肾盂肾炎经内科治疗症状暂时缓解,但实验室检查尿仍然无好转病人症状好转,尿化验正常,为防止复发采取低剂量抑菌疗法,正确的方法应该是用常规一次量,睡前一次口服

57.慢性肾盂肾炎,尿培养为变形杆菌,尿沉渣白细胞5~10个/HP,经内科治疗症状暂时缓解,但实验室检查尿仍然无好转慢性肾盂肾炎的疗程为2~4月

58.贮存铁A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形式存在B铁蛋白主要在细胞浆中C含铁血黄素可能是变性的铁蛋白D体内铁主要贮存在肝脾骨髓

59.体内缺铁初期的最早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是骨髓贮存铁减少或缺乏

60.早期缺铁性贫血形态学改变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61.缺铁性贫血的改变顺序是骨髓贮存铁减少-低血清铁-贫血

62.缺铁性贫血,铁剂治疗5至10天首先出现的治疗反应是网织红细胞数升高

63.口服铁剂的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正规治疗是血红蛋白达正常后再继续服一个月,6个月时还可复治3~4周

64.再障最主要的诊断依据是骨髓增生不良

65.再障的病理改变组织切片可见造血细胞每平方毫米的数目减少

66.雄激素治疗再障的机制直接刺激骨髓干细胞增加,提高内源性EPO生成。

67.急性溶血的开始症状是腰背及四肢酸痛,头痛,呕吐,寒战,高热等。

68.急性溶血或慢性溶血急性发作与慢性溶血不同之处为出现高热,休克可伴有血红蛋白尿。

69.血管内溶血的主要实验室检查为血红蛋白尿及含铁血黄素尿阳性

70.周围血反应骨髓幼红细胞增生程度准确的指标是网织红细胞绝对数

71.诊断溶血性贫血最可靠的指标是红细胞寿命缩短

72.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

73.脾切除对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贫血疗效最好。

74.急慢性白血病鉴别主要依靠骨髓原始细胞的多少

75.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降低多见于慢粒白血病

76.脑膜白血病发病机制是多数化疗药物,不能透过血脑屏障

77.NAP活性明显增高见于类白血病反应

78.骨髓中原粒细胞>30%对诊断慢粒白血病急性变有意义。

79.类白血病反应的特点是外周血出现幼稚细胞,NAP活性增高

80.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中含粗大嗜清颗粒比例≥30%

81.慢粒最突出的特征是粒细胞显著增多,脾明显肿大

82.Auer小体最常见于急粒白血病

83.类白病反应不同于慢粒白血病的主要化验是NAP活性增高

84.慢粒白血病的临床特点是脾脏显著肿大为主,并有腹胀,低热,乏力

85.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可见Auer小体

86.急淋血病首选治疗药物是VP

87.血浆中能与铁结合的转铁蛋白称为总铁结合力

88.血清铁降低诊断缺铁性贫血最有意义。

89.血清铁减低,总铁结合力增高及转运铁蛋白饱和度减低见于缺铁性贫血

90.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出现大量蛋白尿的主要的机制是肾小球基膜糖蛋白成分变化,负电荷消失

91.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目的是补足贮存铁

92.慢性肾炎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或延缓肾功衰竭

93.肾病综合征出现大量蛋白尿,其主要原因是肾小球滤过膜的屏障作用受损

94.肾病综合征出现大量蛋白尿其主要机制是肾小球基膜糖蛋白成分变化负电荷消失

95.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症的主要原因是肾小球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

扫一扫,关注我们